服务热线:021-59578001
中文
举例说明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的三个优势

发表时间:2023-12-11 19:46:47 来源:ATS

  在讨论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的三个优势之前,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。

  ✱作业成本法,又称ABC成本法(Acting Based Costing),以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式,其指导思想是:“成本对象消耗作业,作业消耗资源”。

  ✱资源是指公司制作耗费的原始形态,是成本产生的源泉,例如材料、人工、水、电等。

  ✱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,例如给供应商打电话订购就是一个作业。在生产型企业中,从获取原材料到产品销售这一过程中,每个环节、每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。

  ✱成本动因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,通常以作业活动耗费的资源来进行度量,如质量检查次数、用电度数等。

  ✱成本库,又称作业中心,指将具有同质成本动因的相关成本归集起来,形成成本库。

  作业成本法从三个方面发展了传统的成本计算法:1.改进分配间接制造费用的标准;2.将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服务成本合理地归属于成本对象;3.成本分配只包括资源成本中实际利用的部分,而不包括闲置资源的成本。作业成本法即使一种成本计算方式,又是一种管理手段。

  传统成本法是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,一般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分为三部分:直接材料、直接人工、制造费用;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计入,制造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,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的成本对象,例如完全成本法、变动成本法。

  作业成本法是先将资源依据资源动因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,而后将作业上归集的成本按照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上。

  如今,许多企业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技术,固定性制造费用占比大幅度上升,在产品个性化强、品种多、批量小的现状下,采用完全成本法、变动成本法等传统成本法,可能没办法真实的分配固定制造费用,导致成本扭曲,进而影响正确的决策。

  李四开了一家工厂生产A、B两种产品,每月能提供总工时50000小时,其中A产品耗用10000小时(5000*2),B产品耗用40000小时(20000*2)。完全成本法下,A、B两种产品的成本和利润率如表1所示

  如果我们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成本,通过一系列分析发现制造费用所消耗的资源主要由调整机器、质量检验、接受订单三种作业引起,其他制造费用则全部与产量有关,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A、B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分配如表2所示:

  由上表能够准确的看出,在作业成本法下,A产品的利润率是低于B产品,与完全成本法下得出的结论相反。

  导致这样的结果,是因为完全成本法只是单一的将制造费用按照工时分配,而没考虑A产品比B产品制造工艺复杂,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来调整机器、检验质量等,将不是由生产B产品而产生的成本也分配给了B产品,因此导致了成本的扭曲。

  传统成本法下,销售和管理费用是作为期间费用,在发生时将其一次性从当期损益中扣除。在作业成本法下,销售和管理费用是因为销售、生产或管理产品而引起的,依据成本动因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。

  上表单纯的将销售费用列示,无法看出促销手段是否有效,如果将促销费用根据成本动因,将其归入产品,则修正之后的业绩报告简表如表5所示:

  从这张表能够准确的看出,虽然A产品的促销费用占95%,但其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,反而导致了A产品的亏损。决策者在获得这个信息后,就能针对性的采取措施。

  企业拥有的资源成本=已利用的资源成本+未利用的资源成本。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下,未利用的资源成本将由最终的完工产品来承担,例如闲置机器的折旧、闲置劳动力等。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成本只包含了已利用的资源成本,企业拥有的资源成本-已利用的资源成本=未利用的资源成本,这将提示管理问题的所在,管理者也能针对性的修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。

  完全成本法、变动成本法、作业成本法这三种成本计算方式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,企业选择某一种方法或者将两种方法混合使用,终究是要考虑重要性原则、资源结构、取得成本数据的目的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