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021-59578001
中文
“裁员潮”席卷汽车行业看老牌车企如何转型并加码数字化

发表时间:2023-12-11 19:45:37 来源:STS

  劣汰的生存法则深深烙印在每个车企的DNA里,国内造车新势力强势不断抢占新能源的市场占有率,传统的老牌车企不堪重负,走向降本增效之路…

  上月底,大众乘用车品牌CEO Thomas Schäfer在员工会议上曾发出警告,高成本和低生产率,让大众品牌正在失去竞争力。如果不大力削减成本就只有少数的资本来运作,公司不得不处理包括人员在内的诸多至关重要的问题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这并非大众汽车首次提及裁员。早在6月,大众便推出了一项新的成本削减计划,旨在2026年前节省100亿欧元。大众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Gunnar Kilian曾表示,公司将根据员工年龄结构开始精简人员,如提供退休和提前退休选择,这也推翻了大众此前“2029年前不裁员”的承诺。

  根据财报来看,Thomas并非说谎。今年上半年,大众乘用车业务的利润率仅为3.8%,同比下降1.8%。尤其是今年Q1,大众乘用车业务的利润率仅3%,对比特斯拉Q1的毛利率高达19.3%。

  大众品牌自转型以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6-2022年,大众累计研发投入达1031.21亿欧元,但高额的研发投入并没有提升业务利润。

  数据显示,今年Q1-Q3,大众集团全球交付量达6,715,800辆,同比增10.9%。但在中国市场,交付量同比下降3%,为2,289,100辆。说明尽管全球交付量增长,但在中国市场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。

  “节流”相较于“开源”是最快见效的方式,裁员之后,外界正在关注大众汽车的下一步棋是什么。对大众汽车而言,2024年将是艰难的一年,因为多个市场面临沉重的压力且电动汽车(EV)订单不如预期。据悉,由于海外订单量需求放缓,大众推迟了欧洲地区建厂。可以说,其雄心勃勃的新能源转型计划或正在裹足不前。

  无独有偶,日系车企也相继发布裁员消息。先是今年7月份日系销量“杠把子”广汽丰田裁员1000人,主要是针对劳务派遣人员。

  广汽丰田2023年市场销量表现整体疲软,新能源战略转型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和结果。据乘联会数据,2023年Q1-Q2,广汽丰田的零售销量为429,662辆,同比降5.2%,市占率4.5%。

  就在前几天,本田汽车也发布了裁员消息,对广汽本田整车生产工厂裁员900人。本田方面称,此次裁员占该合资企业1.3万名员工的7%,是自1998年本与广汽合资的25年来第一次实施裁员。

  针对裁员原因,发言人表示中国纯电汽车的大规模兴起,使得本田的燃油车在中国市场的生产与销售受阻。乘联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广汽本田今年1-10月份销量总计约 49 万辆,同比降18.5%。

  此前有消息称,奇瑞捷豹路虎已于10月份开启了新一轮裁员潮,比例大概在15%-20%。随后,官方表示对部分人员进行了岗位优化,调整比例低于全体员工总数的3%。

  而今年5月,福特中国开始裁员,人数同样超过千人,旨在“打造一个更加精简、灵活的组织架构”,从而应对市场变化。

  此外,蔚来、高合汽车、Lucid等一众新造车企业也纷纷传出人员精简计划,甚至奥托立夫、安森美、固特异、佛瑞亚等汽车供应链企业也相继有裁员动作,力求瘦身。

  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认为,疫情几年对全球经济的伤害余波还在,在缓慢复苏的过程中,汽车销量未能迅速恢复增长,加之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冲击、产业体系的调整和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,这也是跨国大型车企的压力所在。

  完成了“节流”,接下来各大车企,尤其是传统大型车企要面对的是如何“开源增效”。若不在“冬天”做好调整,就很难去迎接下一个明媚的“春天”。基于此,丰田、本田、大众、日产等跨国车企都明显加快了转型脚步。

  大众重点提出“在中国,为中国”的解决方案。据悉,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已在中国地区建设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,该研发中心将通过100%本土化开发来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,预计成本节省30%。据悉,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日后将进行自主决策,流程上将节省与德国总部的沟通成本。

  对外合作方面,大众不再通过“买买买”的并购方式,而是采用令外界颇为诧异的投资方式,入股了小鹏汽车,为了加速智能化转型,还希望能减少在智能座舱开发方面的亏损。

  这些措施或既可以让大众丢掉包袱,告别“大象转身”窘境,也可以用技术优势更快地参与到新能源转型过程中,重塑智能EV产业格局。

  今年4月1日起,本田开始实施新组织运营体制。该体制变化的重点包含新设电动事业开发本部、重编地域本部组织体制,以及重编企业领域组织体制三大方面。本田方面表示,此次体制变更,是为了面向电动化时代,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生产领域的战略运营体制。

  广汽本田方面,计划2027年以后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,其首个零碳电动化工厂将在2024年竣工投产,年产能约12万辆。其次,广汽本田重新定位产品体系,推出更受国内市场青睐的PHEV车型,价格上也在瞄准“油电同价”,以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
  就在2023广汽本田躁梦节上,广汽本田将经典内燃机车型与纯EV同台,意图将燃油时代的品牌沉淀和用户盘活,顺利嫁接新能源时代。

  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,今年8月,丰田将常熟的研发基地正式更名为“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”(IEM by TOYOTA),并将中国现有三个合资研发公司的资源融合至IEM by TOYOTA主导的开发项目中,形成一体化研发体制,优势互补。

  这意味着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,中国业务在丰田全球业务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程度进一步升级,中国市场再度成为丰田最核心的战略要地。

  对此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颜景辉表示,“燃油车企、外资车企布局中国市场,离不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。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、智能化、智能网联化发展势头难挡,燃油车企开发中国市场背后看中的是巨大的市场增量。”

  传统车企将内燃机产品线转移到EV,通常面临较大的挑战。市调公司ABI Research预测,到2033年,汽车制造商将在数字技术上的花费超过1880亿美元,复合年增率8.5%。

  ABI Research工业和制造市场研究总监Michael Larner表示,因需要设计新车并模拟车辆性能,传统车企向EV的转型推动了对软件的需求,新生产线在启动前有必要进行模拟。汽车制造商意识到了数字孪生的潜力。在创建数字孪生之前,汽车制造商需要消除数据孤岛并创建数字线程,亚马逊AWS、谷歌、NVIDIA和西门子等供应商将从中受益。

  数字孪生的精髓在于,通过一个物理对象或系统的虚拟副本来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况,并在虚拟环境中测试不同的场景。它利用传感器、 机器学习和AI来监测和反映物理对象。每种类型的数字孪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,可搭配使用来创建一个全面的汽车数字模型。

  在此趋势下,目前主要汽车公司一直在改变,为研发和制造流程实施完全数字化的场景。例如,福特已开始采用AR和VR工具来可视化概念车辆和早期生产模型。通用汽车在新的设计方法上投入了大量资金,以加速其EV的开发。

  信息及配图大多数来自:每日经济新闻,BTMT数据通,玩车专家,国际电子商情